福州市钱塘小学屏北分校
 学校简介  党旗飘飘  德育沙龙  教苑漫步  巾帼文明岗  校园安全  语言文字规范专栏  校务公开  信息化实验课题专栏  以武促学以美育人 
 子课题开题报告  学期实验计划和总结  校本研究活动  阶段性成果  教师论文  晨享大课堂 
  教学资源 更多>>
钱塘小学屏北分校消防安全主题教...
警钟长鸣,防患未“燃”
警钟长鸣,防患未“燃”
文明有礼 拒绝校园霸凌 福州市钱...
文明有礼 拒绝校园霸凌 福州市钱...
一盔一带 安全常在
 
 
  子课题开题报告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信息化实验课题专栏 > 子课题开题报告 > 正文
 
《信息技术环境下,开放型课堂的研究》开题报告
2012年11月11日 09:10  钱塘小学屏北分校  钱塘小学屏北分校  浏览:

一、课题背景
当前已进入了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重要标志的新时代,新的时代对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,要我们的教育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,要我们的教学更新观念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。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看,我们已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。教育技术已经从原来单纯的黑板、粉笔时代发展成了多种信息、多种媒体交互使用的时代,尤其是当今网络的介入,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工具了,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。有人对教育发展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后,得出一个结论:教育技术的每一次进步,都会带来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。这启示我们,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信息化教育,应用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,是教育改革的需要。主动适应这一形势,就必须研究这一系列工具对教育和学习的影响机制。
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指出: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,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,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、学生的学习方式、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,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,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。”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,必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,突破原来的教学局限,要求建立起开放型的课堂,将导致教学内容、手段、方法、模式甚至教学思想、观念、理论,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,本课题就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,开放型课堂的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。
二、研究意义
1.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。
信息技术环境下,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,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。没有教育的信息化,没有课堂的开放性,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。 2.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环境下,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为素质教育、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、条件和保障。教师利用信息化,可以突破学科、课程和年级的局限,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,检索信息,收集信息,处理信息、创造信息,实现发现学习,问题解决学习,自主和合作学习,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。 3.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,开放性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,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问题,许多现象需要我们去解决、去认识,这些问题的解决、认识将有效地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。
三、研究目标
1、利用信息技术环境,大力推进我校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进程,实现各学科间的整合,互补,促进学校师生全面发展。
2、利用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,打破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,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,创造自主探究,合作交流的条件,实现学生主动学习,学会学习。
3、通过信息技术环境,为学校充实教育资源库,充分发挥优质资源,建立交流平台,为学生进行课前、课上、课后的自主合作探究开辟空间,为教师进行跨年段、跨学科、跨地区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。
4、借助开展信息技术环境,提高我校教师、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水平,大力推进我校数字化、信息化校园进程。
5、力求结合本校实际,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设置、课程内容、组织形式、实施方法、效果评价等问题,积累成功经验,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,使其更充实、更完善。
5、探索和实践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,努力探究新的理念、新的观点、新的教学手段,最终提高教学教育质量,培养高素质人才。
四、研究内容
本课题将研讨信息技术环境下,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、学生、媒体“三位一体”关系,从而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。
1、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,使用多媒体演示,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设情境。也可以组织教学资源,改变教学方式,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搭建平台,让学生对重、难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积极探索和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自主、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,如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培养学生收集信息、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,形成学生探究学习,自主学习,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。
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优质教育资源,创设交流平台,集中学校优秀师资,利用晨会时间开设全校范围内的跨年段,跨学科的分享课堂,并于校园网及校刊上开辟论坛,积极鼓励互动与交流,形成校内与校外,课程内与课程外,师与师,师与生,生与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型大课堂。
培养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,提高他们的课程改革意识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树立培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人才的意识。
五、本课题的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
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,同时辅以文献法、个案法、调查法、观察法等相结合进行研究。
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三年,从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。
第一阶段:2011年9月,准备阶段
1、根据中央电教馆《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“十二五”规划》,结合《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》有关精神,选择适合校情的子课题开展论证,撰写子课题开题报告。
2、进一步学习相关材料,修改开题报告,申报课题。
3、成立校级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,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和实施计划。
第二阶段:2011年10月到2014年1月,两年半的实施阶段
召开部署会,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,分解任务到具体的学科和教师。
2、做好前期的学情调研工作,制定课题实施方法,并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予以落实,并不断进行修正,收集整理资料。
3、关注鼓楼区研训平台和视频点播平台,进行课题互动和交流专栏,,参与课题网络研讨。
4、每学年将组织课题中期研讨活动,对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,总结经验,查找不足,修正研究方向,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目标和任务。
第三阶段:2014年2月到2014年5月,进行总结结题阶段
做好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,形成系列成果。
2、聘请有关专家、学者,对成果进行评审、鉴定,并做好结题工作。
六、预期成果
1、出版、发表一批科研论文;
2、总结一批成功案例;
3、收集一批成功案例的课堂实录;
4、研制开发课堂教学课件、学科教学专题网站,实现本课题实验学校资源共享。

 

网站声明:转载或引用本文,须注明本文出处,违者必究

 

版权